文 | 社科学术圈
任何研究,都建立在已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因此,综述已有的研究文献是研究人员的基本功,也是论文写作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就其实质而言,综述文献就是展开交往,作者与文献的交往,与生产并阅读这些文献的同行的交往。我认为,展开多次文献综述的练习,是研究生们提升论文写作基本功的一个有效方法。在美国,硕、博士研究生被要求上大量的课,很多这样的课,不仅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某一领域的文献,而且要求学生在期末就某一题目完成一篇文献综述。两三年下来,每个人都可能有机会做五六个甚至更多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由两部分构成:对已有文献的圈定和搜集,对搜集来文献的阅读、归纳、整合与提炼。这里讲的文献综述的取舍,首先是圈定题目范围时的取舍,其次是文献搜集时的取舍,第三是综述这些文献时的取舍。我在此将省略对第一、二层面取舍的讨论,不是因为它们不重要,而是因为已经有其他人对此的讨论可供大家参考,而我更希望在有限篇幅内集中讨论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我怎么处理已经搜集到的文献?我综述文献要达到什么目的?”
就在学术研究中的功能而言,我们可以区分三种不同类型的文献综述:(1)组织和陈列已有研究;(2)整合并提升已有研究;(3)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建构理论。这三类文献综述,就第一、二层面的取舍来说,没有什么不同:它们都要求我们对一个题目/领域有清晰的界定,都要求我们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有完整的覆盖。但是,它们要求作者对搜集到的文献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并因此形成非常不同的结果。
第一类是为勾勒某一研究领域的全景图而展开的综述,因此,写作的重点在于将已有文献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并在这样的组织结构下,就每一类研究作出系统的概括。
这样的综述要求作者对相关文献作出一定程度的提炼,但重点是描述,并在描述的基础上,呈现主要的结构性脉络。陈力丹教授带着他的学生做了多年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年度综述就是这一类的典型。有时,作者会按照某一个理论框架来构想一个研究领域,并组织对该领域的文献综述。这在考察一个正在形成或变异中的研究领域非常必要。这样的综述不求覆盖全面,而求以这个框架来掂量这个领域的研究,试图确认已有研究所获得的进展,并看到其中的薄弱之处。於红梅对2009~2010年媒介文化研究的综述就属这一类。这种概括和描述型文献综述,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了解一个研究领域的基本脉络,确认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被忽略的问题。因此,它们可以成为我们了解或进入一个研究领域的“交通简图”。
第二类的文献综述重在整合并提升一个研究领域的文献。与第一类相比较,就如酿酒中用第二次蒸馏提升酒精浓度,第二类文献综述意在提升理论的“浓度”和抽象程度。
与第一类的综述强调覆盖完整、全面不同,第二类的综述强调运用更加抽象、涵盖更广的理论框架,对某一甚至某几个相关研究领域进行整合,试图从中提炼出一些共享的论点,为进一步的理论建构提供指导性的思考和建议,甚至有可能勾勒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我曾分别在1993年和2006年就“新闻框架分析”写过这一类型的综述。在1993年那篇中,我和合作者的重点在于如何以“框架”这个理论概念思考作为话语的新闻。在2006年那篇中,我的重点是如何理解社会话语框架的建构,以及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如何可能帮助我们整合地思考认知、话语、和社会实践三个不同领域的过程。最近美国地理学家和瑞典传播学家合作的关于传播地理学的论文是更趋向于领域开拓的这类综述性论文。
第三类又可区分为两大子类,一类是理论建构性论文,有的采取论述的方式,重点在陈述理论命题和由此推导出的假设,有的采取元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以量化地整合经验观察的方法来评估一个已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理论提出修正;更多的是第二子类,即经验研究论文中的“文献综述”章节,这是我要在此着重讨论的。
在经验研究当中,第一个类型的文献综述是必要的准备工作,因为,通过这个必经途径,我们可以比较完整、系统地了解一个领域,希望在此基础上提出的研究问题,更可能针对已有研究中的缺憾或疏漏,更可能发现未曾得到足够系统考察的“新问题”。第二类的文献综述也非常重要。通过它们,研究者更有可能获得新的视角,并因此看到新的现象,提出新的问题。这新的视角可能是因为更加高屋建瓴而开阔了视野所得,也可能来自多学科交织的优势。但是,当我们写作论文时,我们面临的是在这些基础之上更加聚焦的问题:如何就我们所考察的现象提出研究问题,形成论说的思路,提出经验地回答这个问题的路径?换种方式说,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搭建一个理论的“脚手架”,使得我们可以组织并解读经验的观察,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完成的建筑物?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展开“文献综述”,但它应是我们组织素材的一种手段,服务于理论框架的建构,包括对如何解释或解读某现象作出理论阐释,并从其中逻辑地推导出需要回答的研究问题和/或需要检验的假设。
结合我在第一节所提到的论文的五大板块,这样的“文献综述”,通常展开于第二块,即在提出问题(导言或绪论)之后,作者分析问题的内在结构或逻辑的板块。通常,我们习惯于用“文献综述”来称呼这一板块,很多人甚至直接用“文献综述”作为论文这一章节的标题。我认为,这种说法有误导的成分,这种做法是不知其所以然的表现。不错,我们在此处确实要综述文献,系统地将已有研究文献作出分门别类的组织、论述与整合,准确地概括已有文献中的经验观察和解读,精准地辨析出这些经验观察和解读的具体场景或条件。但是,所有这些,都只是为作者提供一个场景,以坐实自己所要展开的研究。更需要做的,是在这个基础上,作者展开理论的阐述,为正在写作的论文提供论述的逻辑运行轨迹。这就如同汽车司机要开车上路,他需要启动汽车的发动机、连接汽车的动力传递系统、明确运行的路线。如果再用前面提到的“论说的拱门”的意象,我们这里所说的就是形成这个拱门的基本结构。
换句话说,我们要围绕着“发出自己的声音”或“论述自己的观点”来构思并写作这个经常被称为“文献综述”的章节。其实,对论文这个部分一个更恰当的称谓应当是“理论建构”,最恰当的章节题目应当是精确概括自己观点的词语。在写作这一章节中,作者需要以自己的视角,既忠实地呈现又批判地审视文献中他人的论述和发现;通过点明一个观点或经验观察的作者(我在第一节引述彭玉生教授的观点时将他安排为句子的主语就是一种可能的做法),采用直接引用或概述的手法,并作出参考文献的陈列,作者也同时作出了明确的空间安排,将所引用、概括的作者的声音和自己的声音清晰区别开来(我在第一节引述了彭玉生教授的论述后说,“我们从彭教授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这个从句后面跟随的就是我自己的观点,是在彭教授论述基础上生发的)。宏观地来看,这一章节的组织,采用的就不是臣服于描述文献的结构,而是论述自己的观点所必需的逻辑结构。
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文献综述,在研究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论文写作中文献综述的取舍,就包括了在这三种不同类型之间的取舍。在我看来,这还是选择何种作者与读者关系的取舍:前两类意在协助同行,共享一个领域或学科的系统知识;第三类意在邀请同行,理解并批判地审视作者所展开的研究。这三种类型之间也有个递进的关系,第三种类型以理论建构为使命,最能契合研究论文写作所需要实现的目标,即表达新观点、呈现新角度,并将研究引向采用新方法、获取新发现的道路。
PS:本文由社科学术圈整理自中国知网,《新闻记者》2014年09期,原题为《独立思考与真诚对话——学术论文写作的几点感悟》,内容为节选。作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教授潘忠党老师。感谢原文作者的辛勤工作。
来源:微信公众号“老踏科研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