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中的数字用法主要是指在涉及数字时究竟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数字的体例问题。阿拉伯数字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便于录入,而且国际通用,使用上比汉字数字占优势。2011年7月29日发布的GB/T 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代替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规定了出版物上汉字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用法。下面叙述汉字数字的使用规则。
01
汉字数字的选用
1)非公历纪年
干支纪年和农历月日、历史朝代纪年及其他传统上采用汉字数字的非公历纪年等等,应采用汉字数字。例如:
癸未年二月八日;七月初七;八月十五中秋;建武十五年(39年);清道光二十年五月二十二日(1840年6月21日);日本庆应三年。
2)概数
数字连用表示的概数、含“几”的概数,应采用汉字数字。例如:
一两千米;二三十公顷;五六十种;四十五六岁;四百五六十万元;十几;几百;几千;五百几十;三千几百万;几万分之一。
3)已定型的含汉字数字的词语
汉语中长期使用已经稳定下来的包含汉字数字形式的词语,应采用汉字数字。(月日简称中涉及1月、11月、12月时,应采用间隔号“· ”将表示月的数字和表示日的数字分开。)例如:
一律;一方面;二倍体;星期五;三氧化二铝;二万五千里长征;四通八达;五四运动;九三学社;十二指肠;“十五”计划;第一作者;一分为二;三届四次理事会;航天五院;第三季度;第四方面军;一天忙到黑;五一劳动节;“九一八”事变;“一二·九”运动;“一·一七”批示。
4)古籍参考文献引用标注和著录
在古籍参考文献引用标注和著录中表示年代、卷、期、版本、页码等的数字,应采用汉字数字。例如:“许慎:《说文解字》,四部丛刊本,卷六上,九页.”
两个不同类的阿拉伯数字连用或相邻时容易费解,这时可以将其中一个阿拉伯数字改为用汉字数字表达。例如:“联立(9)~(12)4个方程式进行求解,可得以下结果”中的“4”改为“四”更恰当;“对以上3~7 5种情况分析如下”中的“5”须改为“五”。
02
阿拉伯数字与汉字数字均可选用
(1)如果表达计量或编号所需用到的数字个数不多,选择汉字数字还是阿拉伯数字在书写的简洁性和辨识的清晰性两方面没有明显差异时,两种形式均可使用。例如:
20号楼(二十号楼);5倍(五倍);5个月(五个月);0.5(零点五);8个百分点(八个百分点);1/5(五分之一);第7个工作日(第七个工作日);100多元(一百多元);10余次(十余次);100多个(一百多个);30天左右(三十天左右);1000多件(一千多件);约3000名(约三千名);第68卷(第六十八卷);第26届年会(第二十六届年会);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三十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第28页(第二十八页);共326名委员(共三百二十六名委员);46岁(四十六岁);130周年(一百三十周年);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十世纪);2008年8月8日(二八年八月八日);20世纪90年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14时16分18秒(十四时十六分十八秒)。
(2)如果要突出简洁醒目的表达效果,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果要突出庄重典雅的表达效果,应使用汉字数字。例如:
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14时16分18秒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不写为“13届全国人大1次会议”)
六方会谈(不写为“6方会谈”)
(3)在同一场合出现的数字,应遵循“同类别同形式”原则来选择数字形式。如果两数字的表达功能类别相同(比如都是表达年月日时间的数字),或者两数字在上下文中所处的层级相同(比如文章目录中同级标题的编号),应选用相同的形式。反之,如果两数字的表达功能类别不同,或所处的层级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形式。例如:
2008年8月8日 二八年八月八日(不写为“二八年8月8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不写为“十三届全国人大1次会议”)
第二章的下一级标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编号:2.1,2.2,……
截至2006年5月,该大学共有分校2个,学院6个,专业18个,专职教员300人,在校生3000人。(不写为“截至2006年5月,该大学共有分校两个,学院6个,专业十八个,专职教员三百人,在校生3000人。”)
(4)应避免相邻的两个阿拉伯数字造成歧义的情况。例如:
高三3个班 高三三个班(不写为“高33个班”);高三2班 高三(2)班(不写为“高32班”)。
(5)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公告文件或财务文件中可同时用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例如:
2008年4月保险账户结算日利率为万分之一点五七五零(0.015 750%)
35.5元(35元5角 三十五元五角 叁拾伍圆伍角)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梁博士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