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上次的推文中,我们跟随学术新锐Chin博士的脚步,一起了解了对于高水平论文的创作而言,兴趣和模仿、文献查找,以及学科交叉视野的重要性。今天,让我们继续,看看还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我们的论文创作水平。
主讲人:Chin
文字整理:袁丽清
第四方面:问题导向
因为如果我们的研究是以问题作为出发点,那么就会发现问题有的时候可不管你是哪个学科的,比如说我们经典的,哲学里面的“心生问题”,现在我们会发现神经科学家比哲学家感兴趣得多,意识问题也是这样子的,包括我们说人类非理性的决策,行为经济学家可能有的时候比心理学家也更感兴趣。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能够寻找到一个你所属的研究领域里面的,一个比较值得做的一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还是可以来做一些研究。那么这种呢,我把它叫做问题导向,而不是说单纯性质的一种介绍,或者我们说在文章类型上,我们知道人文社科类的分类标准,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的文章。当然我主要是按照美国心理学会的建议,那么这个建议呢,因为心理学比较奇怪,它是唯一一个既属于自然科学、国际科学联合会以及国际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联合会的,同时隶属于这两个理事会的成员的唯一的学科。我觉得来自这个学科的写作经验可以同时提供给偏人文社会科学或者偏自然科学的研究者一些启示。
比如在美国心理学会的研究标准里面,它认为差不多五类或者六类的写作类型,比如说:实证报告、综述(我们传统意义上的review)、当然还有一些理论性的文章(theoretical paper),可能还会涉及一些个案研究、方法学的论文等等。那每一种研究可能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套路,但是不管哪一类的研究设想,我觉得都应该有一个问题导向。
有一个问题意识,你可以拥有这样几点优势:当你在写作的时候,它可以提供给你一种凝聚力,也就是说你可以找到一块磁铁,然后以这块磁铁作为一个中心然后去寻找或者说是去聚焦那些展开的研究主题。也就是说,有这样的一个主题,你可以进行系统的规划。
比如说,今年我可以围绕这个研究主题做哪些方面的工作,明年我打算在此基础上侧重和这个问题相关的另外一些层次上或者维度上的研究。我想几年做下来,你可能就扎根扎在这个主题上了。如果你把根扎在这个主题上,几年下来,我觉得在某种意义上讲,你应该也可以算得上这个领域的专家了吧?这和你的身份、地位,这和你所在的学校的平台、学历没有什么关系。当然后面会提到这和投稿有关系,国内外的期刊比较看重这关系。
第五方面:经典与前沿的反思平衡
这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其实这与前面谈到的“问题域意识”、“学科导向”,我想都有内在的联系。基本上,我们可能有这样子的一个理解,我所接触过的很多研究者很多都有这样一个误区,经常容易判断,某某学说、某某理论或者说某一个研究领域里面的有一些工作是过时了的,不值得做的。
另外一个方面,可能会去追求这个研究领域里面最新的动态,或者最前沿的工作。那么这种心态有时候体现的特别明显,尤其像我们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体现的最为明显,主要的体现在求新。对于文献的要求,我们也是这样子,我们有一些期刊,它会在投稿的时候让你标清楚你的参考文献,比如说40篇参考文献,近五年的参考文献占的比例它是有要求的,如果不到的话,它会让你说明理由为什么不到。我不知道我们其他领域的期刊,就我个人理解的话,其他领域的期刊好像还没有这样子的要求,我们这个学科里面有时候会这样子办,而且越来越常见。
我不这样子认为,我觉得,我的意识形态里面,我比较反感和我们的这个天朝有关的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这个的东西我是比较反感的。这种意识形态,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解的意识形态的东西,我认为是过时的。今天,我是来做这个讲座,有这样子一个表态的机会,我当然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希望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不要怪罪,这只是表达一种意见。我反感的不是真理存在或者什么样,这个我不在意,我反感的是为什么只允许出现这样一个声音,其他很多反对的声音为什么不能在这些主流的学术研究中出现,没有自由的学术研究究竟还有什么价值?
我之前在群里也提到过:我们国家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尊重知识分子,什么时候Google的检索可以非常自由地去开放,不要经常一检索就出现“页面无法打开”,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才真正可以享受到学术自由,现在可能还需要翻墙软件。
所以说,在我们的研究中,我很少使用“过时了”这样子的话来判断一个研究主题,或者说某一些前人做过的研究。这里面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话,虽然是一个心理学家说的话,但是我觉得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共性。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波林有这样一段话,他是想告诫下做实证研究的心理学家们,告诫他们什么呢?就是说,我们知道有些做实证研究的学者,他有时候他的主题或者视野是非常狭窄的。做狭窄是必要的,因为他要有操作性的研究主题,他不可能像哲学家一样坐在竹藤椅上泛泛而谈。但是他的断言,或者说他的建议,实际上应该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他说:
“一个实证的心理学家,如果在他自己专攻的学术领域之内,缺少问题意识或者来自历史的知识,那么,不免会将现在看错,会将旧的见解理解为新的事实或新的见解,从而不能够去估计新的方法和新的研究趋势它存在的内在的价值”。
“关于这个问题的信仰”,他说,“我不能不再三地提出来,在我看来,如果一个心理学的理论(或说如果一种理论或者学说)里面你看不到历史趋势的成分,这样子的理论不配称之为理论。”
这反过来提醒我们的是什?就是我们看到很多的研究主题为什么一下子热门了,然后很多的人都去追了,然后又有一些研究主题热门了,这一批人又像墙头草一样去倒戈了。其实这里面却少的都是一种对历史的无视或者轻视。
实际上,我们会发现,任何一个研究领域,尤其在西方,当然在中国其实也有这个传统。当然因为我们整个学术研究在很多的时间段它出现过断裂,所以说它的融惯性没有像西方那么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如果你没有这种问题意识,然后你没有这个问题史的意识,那么你就经常会去发现,你不知道这个研究为什么一下子热门起来。那么怎么样把这些经典的研究和最新的研究趋势建立联系?我想如果就这个工作做好了,哪怕是一个再老的研究主题,你都能写出新意,哪怕是个再新的研究主题,你都能够找到它的理论根源。这里面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所以说,经典的文献其实它还是蕴含了很多的力量。如果说可以好好地去把握,我想对我们的研究而言,它能够帮你找到这个研究主题,也就是我们谈到的问题导向的根在哪里,这个很重要。
第六方面:文体转换
这其实涉及到写作技巧或者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很多的群友可能在写作的过程中可能频繁的或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习惯于一种文体、格式。我指的这个格式是我们刚才讲的研究的类型,或者说文本写作的类型,比如说实证报告、文献综述、理论性的文章。那么在具体的投稿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像对别人发表文献的评论,后者怎样来回应它,当然还包括书评等等各种东西。我觉得,如果你尝试着有意识的去熟悉各种文本、文体的写作,对于你写作技巧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
我有一个最明显的感受,我接受的学术训练,也可能是因为我们这个心理学学科,接受十年的这个心理学的思维模式或者训练,我发现在心理学里面,它有一派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模式,一派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这两派在冯特那个时代开始就一直水火不能相容。大家可能熟悉的是精神分析的那一派的那种人文社科的那种研究模式,包括马斯洛、罗杰斯等等。但是,其实我们还知道在最近,尤其是20世纪50、60年代之后,认知革命兴起以后,很多研究主题包括人工智能、包括现在认知的神经科学,那些都是很自然科学化。
所以,我就很自然的在这里面发现,比如在本科阶段,那时候还比较的幼稚,做的是纯粹理论性的、思辨性的论文,那时候还不想写一篇综述,但其实后来发现,虽然现在回头看觉得比较幼稚,但是那是一种训练。我会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组织整理资料,还要提出自己的观点,这就是理论性文章的写作模式。我现在在投稿写作过程中,我发现,其实这种模式也很有趣,这种模式会把你的身份亮出来。
当然硕士阶段,我们接受的是比较严格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模式,我们会涉及到实验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包括统计软件的应用等等方式,我们把这个流程都走一遍,再回头看这类研究,为什么做过自然科学的很多研究者会看不起做社会科学的研究者呢?我觉得如果你自己尝试去了解自然科学的研究总的模式,你就会发现,这种看不起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姻缘的。
我有一个感触,我们心理学很奇怪,即便你做很人文的心理学研究,最终拿的是理学的博士(因为心理学是可以授理学博士和教育学博士)。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会发现,不同文本的写作它是很有锻炼价值的。当我做过实验以后我才发现这种理论性的思考,深度是不够的。那么这个深度怎么样把它补充,使得它够?虽然我做过实证研究,但是我发现我的思维习惯,或者说我的思路还是更适合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这可能和我本身是一个文科生有关。
但是因为我有这样的几次经历,所以,我发现这也是一种杂交的优势,如果我要把理论思辨的力量挖掘出来,我觉得再也没有比哲学的理论思辨力量更强大了(我这样讲,其他学科的同志不会有意见吧?)。所以,我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其实我从大三开始就开始关注哲学,来自学一些哲学,包括去其他的学校听一些哲学课等等。这是另外一种思维模式,后来博士毕业,就去做哲学的博士后了。
但是回过头来,我又发现,自然科学的研究模式、实证报告的研究模式,为什么国外研究者的这些实证报告就是比国内研究者的实证报告假设更有趣、选题更新颖、做出来的研究结论更有意义?明显的在于他们的理论思辨的能力高过,或者说他们的人文修养高过国内做自然科学的很多的研究者。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民国的时候很多做自然科学的那些研究者,其实做得好的都是有很好的哲学功底。但是我们现在因为有很多原因啦,学科的分工越来越细,知识的掌握其实也是海量的,也是困难的。但是我想说,凡是在某个领域一流的学者(就是那些在一流的期刊发表论文的那些人或者拿到很多项目或者什么),你要成为超一流的学者或一个自然科学家,就必须要有人文社科的情怀或者说人文社科的思辨能力;而一个人文社科的研究者他又必须要有自然科学的那种精神。我是这么理解的。
那么各种文本的写作,我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迷上了书评,当然那个时候,中国科学技术学会期刊,也是一个中文核心期刊——《科技导报》。大家做人文社科的可能不大关注这个期刊,因为这个期刊主要是面对这自然科学的,但是它里面有一些栏目可以来谈大家做科研的体会确实可以提供给所有做社会研究的,当然不仅仅只针对自然科学。它里面的几个栏目很好,比如书评、科技纵横捭阖、这几个很好,大家可以把自己对于某些问题,写一点很小的文章,尝试着去投投稿,去写书评。
这种书评和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书评是不一样的,有的书评纯粹是为了奉承人家,没有办法,接受一些任务来写一些书评。但是我想这种和练笔有点不太一样,包括你国外的期刊投稿,用comment的形式也是非常好的。你怎么样通过这篇文章提出你质疑的声音,那么国外的很多期刊也可能会有很多回应。你提的这个质疑,作者还要给你回应,有这样子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国内的期刊,这种情况就很少。那么,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文本写作过程中,你去练笔你会发现你自己的写作能力,再加上你的模仿写作能力会提升比较快。
第七方面:格式问题
格式问题实际上和我们接下来在第二部分讲的投稿的态度问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目前来看,虽然各个学科有着各种各样投稿的形式,我想说的是其实,我觉得无外乎那几种格式:一个是按照中国图书馆的那种分类标文献,尤其是参考文献,写作的规范,当然我推荐给大家美国心理学会的标准。
我为什么讲美国心理学会的标准?即便大家不学心理学也没有关系,但是美国心理学会的格式基本上是现在很多人文科学,整个大块人文社科领域里面的一个被推崇的一种写作规范和格式。它不仅仅只是适用心理学,它最初是由美国心理学会定的,但是它现在的影响力已经被拓展出去了。那么参考文献的格式,对比中图的参考文献的格式,美国心理学会的参考文献的格很科学,可以去参考。
然后,有一个小问题:在格式上面,不同的学科上面可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一些写作的方式,比如说脚注、尾注,因为参考文献的关系,我们统称为注释。但是什么时候使用脚注?什么时候使用尾注?或者说这个注释和参考文献有什么差别?除了我们表面上讲的注释可能有一些直接引用,有一些情况下可能是要对文章中的内容做一些适当的解释说明,但是这个解释说明放在文本里面展开解释是不合适的,因为它会隔断写作的思路,所以你要用脚注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
但是我觉得这个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脚注、尾注的这个形式在很多人文社科的很多研究中为什么重要?它的一个重要的作用体现在建立平行文本。
什么叫平行文本?就是你作为研究者,如果你的研究很狭小、很专门、或者说很交叉,那么,你要考虑到你的读者未必都有那样一个学识背景去了解,况且随着学科分工,这种情况会越来越明显,怎么办?建立平行文本,使用脚注和尾注的方式把相关信息呈现出来,同时,向编辑、审稿人、读者呈现这样子的信息:你对这个领域的把握那是非常全面、非常系统的。相关的概念我并不只是一个兜售,那你怎样展示你不是在兜售呢?在尾注和脚注里面体现出来。
我对这个东西理解的透透的,而且我也有自己的理解,那么这种平行文本对文章的支撑非常重要。但是不是所有的期刊都接受这样的格式,也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使用这种格式。这是一种,包括在写作中,包括文科,包括历史学、政治学、哲学等频繁使用的。
推荐一本书:《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作者(美)孔飞力,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于2012年出版,里面有大量的平行文本,对于正文内容的补充展开,这种补充不是为了展开而展开,它是有目的的。
——END——
文章来源:老踏科研联盟
编辑推荐:图书馆学科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