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募格课堂”,作者:阿冬。
昨天晚上,点开期刊投稿系统,发现一篇投稿文章经过漫长5个月的等待,终于有了外审回复的消息,心情一下就变得激动起来,但没隔几秒钟,又迅速的低落下去,原因是一位审稿人居然接连提了5条具体的修改意见,而且每条看起来都不那么友善,以至于我一晚上都未能入眠,反复思考该如何恰当的给与审稿人回复。
说实话,自投身科研界以来,这样的情形早已司空见惯,每次遇到时,我都要失眠好多天,而且每次都是绞尽脑汁,字字斟酌,生怕自己的答复忤逆了审稿人的初衷。
我想我的经历绝不是个例,而是所有科研人的通病,也是大家的共识,毕竟审稿人的满意与否将直接决定着你文章的生死。因此,如何将审稿人的意见如“圣旨”一般的逐字逐句落实,考验着一个科研人最基本的功底。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话有点危言耸听,与实际严重不符。但现实中,你却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容不得你有半点辩解。即使你目前的遭遇未必如此,但字字珠玑的回复绝对会让你受益匪浅。
我曾经也年少无知,与很多年轻人一样,心高气傲,对审稿人的意见满不在乎,甚至一度发出审稿人水平咋这样低,提的是什么狗屁意见的牢骚,因此从一开始就先入为主,并从思想上产生根本的抵触心理,继而行动上对其提出的意见马虎了事,最终的结果就是头破血流,导致辛苦的付出以及无数黑夜的等待换回的只是拒稿二字。
后来,类似的经历多了,也就慢慢学乖了,毕竟,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更何况这是涉及到切身利益的文章,所以逐渐开始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条合理以及不合理的意见。
再后来,当自己也有幸被期刊聘为匿名审稿人时,才突然理解为什么要将审稿人的意见当作金科玉言。因为对于审稿人来说,他的喜好是起决定作用的,暂不谈他的学术水平有多高,专业认识有多深,仅就当下的文章而言,他是最有发言权的,况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另外,于审稿人而言,他不仅要树立权威,更要看到你对权威的态度。如果对于简单诸如格式等无关痛痒的意见,你在回复中是三言两语,可能也无伤大雅。但对于审稿人特别关心的疑问,若你仍是三言两语,而未击要害,可能就会让审稿人产生不好的印象,即使你自己认为已经答复的够明白,但对审稿人来说,你给他的印象却是在敷衍了事。
因此,作为投稿人,你始终需要明白一点,审稿人是上帝,你的命运是掌握在别人手中的,而且你的回复是你唯一可以向审稿人展现诚意以及科研态度的,所以一旦别人给你一次机会,请你务必抓住和珍惜,千万别因为自己的自以为是而让努力的成果付之东流。
记得自己有次在审稿一篇文章时,针对文章中的某个地方,我尝试着提出了一个小小的疑问,当时的想法是即使投稿人没有像样的回复,自己也不打算有过多的纠结。
可结果却让我油然起敬,没想到投稿人居然用了满满两页纸来进行回复,而且详略得当,娓娓道来,读完后,不仅让自己茅塞顿开,更让自己从字里行间中看到了投稿人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对审稿人意见的高度重视,所以投怀抱礼,在不涉及核心问题的前提下,我迅速提交了外审通过的意见,并高度评价该篇文章的价值所在。
因此,由己及人,我们不禁需要思考,在面对别人提出的意见时,是不是也应该放下姿态,诚恳且负责的对待审稿人的疑虑。
当然,话说回来,重视未必意味着百分之百的迎合。投稿人需要把握好度的问题,既不能不假思索的全盘接受,更不能全盘推翻,而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毕竟,我们的目标是做出有价值的科研,而不是当别人的木偶人。
因此,针对审稿人恰如其分的指点,我们需要做出足够多的回应,且虚心采纳;但针对其错误的理解,我们也需要摆事实,讲道理,争取用足够多的证据来让他接受。要知道,审稿人也是人,他所提的意见也仅是一家所言,未必面面俱到。
所以,委婉且直击痛点的答复是可以让审稿人对投稿人产生好感的。当然,世事无绝对,即使完全按照审稿人的意见做了,有时候也未必会有理想的结果,但至少尽力了,也就无怨无悔。
除此之外,现实中也存在一些审稿人的意见给的过于刁钻,以致于投稿人需要改头换面。这时,通常会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纯粹按照审稿人的意见来,照猫画虎;另一种是坚持自我,岿然不动。
说实话,从旁观者来看,两种选择并无优劣之分,但如果从取悦审稿人的角度来说,方法一显然要优于方法二,毕竟你的修改是唯审稿人而论的,一旦你这样做了,即使整体架构不如从前,审稿人也只能默认结果满意。但方法一的弊端也很明显,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重头再来,甚至其工作量完全不亚于重新写一篇文章。
这时,投稿人若想鱼与熊掌兼得,就要“铤而走险”,利用回复意见来与审稿人充分的沟通,你既要让他感觉到你已经充分尊重且采纳他的意见,同时,你也要让他明白,自己的构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需要大范围的改动。
当然,这其中的描述是要有水平的,弄不好,审稿人就会给你个大大的“否”字。
总而言之,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投稿人能从过来人的经历中汲取营养,少走弯路,毕竟,在大神越来越多的当下,文章早一日见刊,就早一日尘埃落定。
编辑推荐:图书馆学科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