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指南(第127期) |如何开展高质量的质性研究

文章来源:中国研究生

作者:陈向明


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焦点团体等),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质性研究的主要兴趣有三个:一是描述,了解被研究者的惯常社会行动,用描述的语言将其呈现出来;二是解释,理解被研究者对自己行动的意义解释,尽量用他们自己的本土概念表达出来;三是分析,将被研究者的行动和解释放到历史 社会的交接处进行学理探究。与定量研究基本遵循线性发展的过程不一样,质性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研究问题可以根据资料收集和分析的情况进行调整,写作时如果发现资料不够也可以再次进入现场。

总结起来,质性研究有如下一些特点一是研究路径多样,如民族志、扎根理论、现象学、叙事探究、个案研究、话语分析等;二是意在探究事物的复杂性,在局部和整体之间来回穿梭;三是善于深入理解被研究者的意义建构和言语表达四是能够了解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运作机制五是看重研究关系,研究者需要对伦理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六是样本选择为目的性抽样,研究结果具有情境性,不具有定量意义上的推广作用。

图片
如何运用质性研究方法?

根据我的经验,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中学,因为听来的容易忘,看来的记不住,只有自己亲手做才不会忘记。我们可能上了一些研究方法的课程,也可能读过一些教材和参考书,但只有自己动手做了以后,才会明白书中所说的内容,特别是那些典型的困难和问题。而且,很多做质性研究的经验是身体化的隐性知识,难以被概念化表达出来。因此,与其读书和听讲座,不如自己做一遍,在体验这个过程的同时,让那些情境化的困境浮现出来,得以观照、讨论和处理。当然,如果自己有师傅带领,而且还有学友组成团队,那就更好了。大家可以在现场即兴切磋,也可以从师傅身上学到很多难以言表的妙招。如果遭遇团队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查阅书籍,但不是整本阅读,而是针对遇到的问题选择性阅读。

具体到质性研究的过程,与其他类型的研究一样,提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非常重要。根据杜威的观点,问题是那些扰乱并挑战意识,从而使信念发生动摇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针对常识性悖论、意料之外的现象提问。问题应该来自现实的真实困惑,而不是追赶热点,或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好”的研究问题应该融合个人关怀和公共关怀,具体、聚焦、开放,与常识有悖,有张力,有冲突,出乎意料,有原创性,有意义,有延展性,能上能下,顶天立地。最重要的是,新手做质性研究,需要“小题大做”“以小见大”。这个“小”必定是矛盾丛生、盘根错节之所在,而“大”必定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例如,“学生学习状态研究”这类摊大饼式的表述和“影响教师教学水平的因素有哪些?”这类追溯简单因果关系的表述,就不是理想的质性研究问题。相比之下,“卷到象牙塔顶部的博士生为什么还想躺平?”“为什么师范生学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仍旧不会教书?”这类与常识相悖的问题就有意思得多。

确定了研究问题以后,还需要对其中的重要概念进行界定。比如,上述“卷到象牙塔顶部的博士生为什么还想躺平?”这个问题中,什么是“躺平”和“想躺平”?“想躺平”有什么思维活动和行为表现?有什么后果?“博士生”指的是什么人,要考虑性别、婚姻状态、年龄、学科、类型(全日制或在职)吗?“象牙塔顶部”是什么地方?985、211 还是所有国内的大学?“卷”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图、行为和结果?“为什么”指的是原因还是理由,还是两者都有?

对研究问题及其重要概念澄清了之后,还需要考虑选择研究对象的标准和方法。还是以上述研究问题为例,如果我们发现想躺平的博士生多为博三和博四、未婚、30 岁左右、家境相对优渥的女性,则需要选择这类博士生进行重点研究。选择的方法可以是网上招募、朋友介绍、滚雪球等。目前很多新手研究者喜欢采用方便抽样,但这是下策。“方便”不等于“随便”,即使是使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还是需要提供样本选择的标准。

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需要根据研究问题收集资料。收集资料的方法很多,可以是开放 半开放式访谈、开放 半开放式观察、焦点团体、实物,也可以采用其他一些创造性的方法,如头脑风暴、字词排序、画概念图、讲故事、看视频谈感受、角色扮演,等等。特别是针对那些文化水平不高或不善言谈的研究对象(如儿童),更需要采用适合他们的方法收集资料。

图片
做质性研究需要培养什么能力?

作为研究新手,我认为,最需要培养的是倾听能力。通常,我们进入实地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问题,很容易用自己习以为常的方式向被研究者索取资料。如果没有养成在行为层面积极关注的听、在认知层面接受的听、在情感层面共情的听(listen)的习惯,我们很难真正听到(hear)对方到底在说什么,他们想向我们表达什么。当对方的表达逻辑与我们熟悉的形式逻辑不太一样时,我们很容易将其视为“不合逻辑”,进而忽略了他们宝贵的本土实践逻辑。

为了提高倾听能力,我们在初次进入实地之前,可以相互刻意练习类似 3这样的活动:Pause(停顿)、Probe(追问)、Paraphrase(重组)。停顿表示我们在看到对方陷入沉默时,不要马上打断对方,此时对方不说话并不表明他们不在思考,只是需要一点时间在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信息而已。追问指的是听到重要的本土概念和信息时,要追问细节和意义,也可以要对方举例说明。重组指的是对对方的表达进行简要的总结,给对方补充信息或纠正自己的机会。适当的自我暴露也很有必要,能够让对方感觉研究者有与自己类似的背景,因此有能力理解自己。在访谈中最应该避免的回应方式是论说和评价。总之,要做一个智慧的无知者(intelligently ignorant),对对方保持好奇,表示自己确实对这个问题不熟悉,希望向对方学习;但同时也能够跟上对方的节奏,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使谈话往深广处延展。

图片
资料收集上来以后如何分析?

这是质性研究中的一个难点。为了避免手头堆积大量原始资料,我们在每次资料收集之后,都应立刻进行分析。一个简要的方法是填接触摘要单,即写下自己印象最深的主题、目前收集到的资料、形成的初步研究结论、下一步收集资料的计划,等等。这个方法有利于我们及时对资料进行总结,并为下一步的资料收集提供思路。

另外一个质性研究者常用的分析资料的方法是编码,即对资料进行分解、比较、概念化和类属化的过程。最简单的编码有两个步骤。一是贴标签,即给现象命名,相似的现象被给予同样的名字。同时不断提问:这是什么?它代表着什么?不断比较,找相似现象。例如,针对受访者所说的“我现在很想躺平算了”这句话,可以贴上这样一个标签⸺“想法:躺平”。二是发现类属,即围绕同类现象将概念集群,提出一个更为抽象的概念,例如,针对受访者提到的有关躺平的各种表现⸺降低求知目标,以最低标准完成论文,作业只求及格等,我们可以形成一个类属:躺平的消极表现。类属的命名最好使用被研究者的本土概念,如“躺平”“摆烂”;如果没有合适的本土概念,研究者也可以自己创造,或借用学术界已有的概念。

第三个常用的分析资料的方法是情境分析,即将资料放置于研究现象所处的自然情境之中,按照故事发生的时序对有关事件和人物进行描述性分析。基本步骤包括:反复地整体阅读资料,勾画重点;迅速把握关键概念,如本土概念、隐喻、反复言说的重点、悬而未决 隐而不发的问题等;描绘整体印象,完善局部故事。情境分析可以借助各种图表,如脉络图、矩阵表、关键事件图、活动记录图、成长梯度图、角色排序表等。针对上述想躺平的博士生,我们也许可以画出一个脉络图,标识他们从进入博士项目学习到现在,想躺平的念头是何时产生的,又是如何变化的,受到什么关键人物和事件的影响。

第四个分析资料的方法是撰写备忘录,这是质性研究者的基本功,是几乎每天必做的功课。备忘录是资料分析的书面记录,其作用有:澄清概念,与资料连接,分辨与其他概念的差异;把握整体,避免陷入分析细节等。当我们陷入资料的汪洋大海,或对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写备忘录可以帮助我们澄清思路,让分析框架自己浮现出来。很多研究者都报告过类似的经历:当研究之余,精神上开始放松时(此时可能在切菜,或在海边散步),灵感会突然降临,而此时把握灵感的最好方式就是写备忘录。当我们发现了一个本土概念(如“躺平”),可以参考如下一些问题写备忘录:

1. 这是一个什么本土概念?
2. 我是如何发现它的?
3. 这个概念对当事人有什么意义?
4. 它揭示了什么更大的社会问题?
5. 它可以与什么理论问题相关联?

6. 下一步可以如何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总结起来,质性资料分析可以大致分成两大类:类别法与情境法。上面的第二种方法(编码)和第四种方法(写备忘录)可以被归到类别法,即将资料进行归类分析。第一种方法(填接触摘要单)和第三种方法(情境分析)可以被归入情境法,即将资料分析的结果用故事发生和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结构重新加以组合。上面之所以如此排序,是因为大部分研究者会按照这样的顺序对资料进行分析。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并不一定按照这样的顺序。此外,这两类方法既可以分开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例如,在整体归类的大框架内,提供一些故事片段;或者在故事整体描述的大框架内,提供一些类属资料。

这个建议也可以沿用到质性研究的论文写作之中,即两类方法结合使用,可以使研究结果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样。质性研究的论文要求囊括学术论文的重要元素,如研究的背景、研究问题的提出、重要概念定义、研究的概念框架、研究的方法和过程、研究的结果、结论和讨论等。但是,写作风格完全可以更加生动活泼,有个人特色,写作的顺序也不必完全按照这个“八股”。

图片
结语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即使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质性研究问题,掌握了上述所有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也不一定能够做出一个高质量的质性研究。这是因为质性研究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性研究者的质量。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被视为研究的工具。研究者是否对所研究的现象足够熟悉,是否有充分的理论储备,是否对自己的研究充满热情,是否与被研究者建立了信任的关系,是否有开放的心态抱持各种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对质性研究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质性研究的过程是直觉与理性的对话,灵感产生于深广的理论阅读与反复的资料熟习之间的往返对话。因此我们可以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直觉,但有厚积薄发的灵感。

因此,作为研究新手,大家不必操之过急。从一个一个小的研究开始,逐步积累自己个人化的经验,不断对其进行反思和提炼。相信,假以时日,大家一定会有自己的心得,而上面这些老一辈的叮嘱也就成为不必要的了。衷心地祝福你们!

本文为北京大学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于越教育发展基金 2020 年度教育研究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LJYYJ201901)的阶段性成果。 

图片
END
文|陈向明(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刊登于《中国研究生》2023年8月号“2023·筑梦新程”新生指南专刊“课程学习与科研”专栏
编辑推荐:学科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