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指南(第137期) |论文写作的论证“四件套”与批判性思考

文章来源:学术圈是个大江湖

进入大学之后的学术性写作,一般也称之为写论文。所谓“论”文,顾名思义,最关键的乃是“论”这个字,即文章要谈出独到的、值得学术界关注的见解。不过在笔者看来,论文叫做“论证文”恐怕更为贴切。事实上,一篇学术论文的优劣不仅体现在“论”,即有独到见解,更体现在“证”,即能够说服学术共同体认可作者的见解。两分论、八分证,学术性写作只有将“论证”作为核心,才有发表的价值。


一、要论证不要空谈













学术性写作的初学者,最常犯的问题就是写作没有论证意识。
试举一有代表性的实例。笔者所教的“报纸”主题的写作课上,一位同学想要研究的选题是南方周末的新年贺词,他表示从中学开始就是南方周末新年贺词的忠实读者,每一期都会阅读,甚至还会背诵其中精彩的篇章,作为高中作文的素材。该同学将南方周末的新年贺词根据时间线划分成几个阶段,这是第二个阶段的写作片段


这个片段通顺、流畅,单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从“论”文的视角审视,恐怕就是不及格的。

首先,写作这个片段,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或者见解是什么?读后,其实是让人很懵的。如果按照写作惯用的总-分-总结构去梳理,大体可以判断出最后一句话是作者的观点。但这句话表达得极其含混:
“拥抱和传播现代文明”是什么意思?
21世纪前,南方周末就不拥抱和传播现代文明吗?
是什么契机让南方周末到了21 世纪就拥抱和传播现代文明了呢?
“思路更加理性,主题更加积极,视野更加开放”看似是个排比、也有语言的气势,可“更加理性”是怎么个理性法?
“更加积极”又是如何个积极法?“更加开放”又是啥意思?这个观点让人看得一头雾水。

其次,该片段的大部分内容都是高度概括的语言,没有实例、没有数据、也没有与权威文献对话的意识。

比如,“南方周末开始更多的关注和记录国家建设历程和大事,同时中国在国际的话语权不断提升,献词中也有了更多的民族色彩”。读者是很困惑的,“更多的民族色彩”是咋样的色彩?中国在国际的话语权不断提升,为啥新年贺词就更有民族色彩?又如,“因为南方周末工作者既能看到好的方面,又不避讳问题和缺点,能很好的尊重客观事实,有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那么好的方面是什么?问题和缺点又是什么?具体的底线和原则是什么?它是如何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守住自己的底线和原则?整个写作片段,除了“多次在新年献词中使用‘个体’‘公民’‘权利’之类的词”这半句多多少少有点论证意识(当然最好是进行词频统计)之外,通篇都让人觉得云里雾里、一团迷糊。

在笔者面向大一同学开设的写作课上,高举高打的空谈是通病。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往往给学生灌输得分点的意识,一般就是让学生背各种写作素材(感动中国素材、勤奋好学素材、古代名人素材、诺奖得主素材等)和名人名句100 条,写作就是套路式的开头加上各种材料的拼接再加上弘扬主旋律的升华结尾,学生写完恐怕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表达什么。典型如《生活在树上》这样的高考满分作文,全篇就是炫技式的抖知识点,但作者到底想要表达和论证什么观点,恕笔者愚钝,实在难以辨别。这样到了大学,如果没有老师的点播,就会出现论文不会“论”、只剩“文采”的尴尬境地。如同上文中的学生,文章提交上来与我面批,也依然说不清楚自己的研究问题是什么,只能反复地表达“我喜欢南方周末新年贺词”“我觉得新年贺词写得特别好”这类极其空洞的观点。

论证是学术性写作的灵魂没有论证,只剩空谈,文章也就丢了魂魄。所谓论证,就是使用逻辑推理或者材料证据去支撑某种观点或者论断的过程。说白了,就是要意识到学术文章的每一句话都应该有理有据,而不是胡诌、猜测或者想当然。想要判断文章是不是有论证意识,最好的方式就是朋辈互看。不妨把文章拿给自己的同学,让没有研究这个选题的外行看看能不能清晰准确地判断出你的观点或者论断,以及是否觉得被说服、有道理。

二、论证四件套:问题、主张、论据、结构













论证既是动词,也是名词;是过程,也是结果。总之,论证是一组要素的集合,这些要素缺一不可,它们是:研究问题、看法主张、论据推断、逻辑结构

让我们来看一个有论证意识的学术写作片段。作者是一名日文系的同学,她发现日本新闻协会近年来通过设立“广告创意奖”(《新聞広告賞》)推动报纸广告的发展,涌现了很多具有创意的广告类型,譬如集齐若干期报纸就可以拼凑出人们喜爱的大熊猫形象。不过,作者认为,通过广告的创意发展来实现传统媒体的自救不可取,这是她的核心论证段落:


在这个片段中,作者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她的研究问题是:日本报纸广告的创意发展,能否拯救岌岌可危、日渐衰落的传统纸媒?她所有的论证,都是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研究问题是论证的基础,就好比大树的根基,没有问题意识的论证,是无所依托的,也不会生机勃勃。一般而言,一篇学术性文章的总体研究问题是要在开头明确列出的,尽管不需要列出每个段落的研究问题,但也应是围绕着总体研究问题的具体子问题展开。

研究问题的质量,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论证的质量,就好比贫瘠的土地无法长出参天大树一样。在有关选题的一文中,笔者已经区分了主题、选题、问题和谜题。在论证时,必须要有明确可辨认的研究问题,如果作者提出的研究问题还具有谜题的属性,就是更有质量的。比如,上文中作者提出的研究问题就不是一眼能看出答案的谜题,特别是作者在文章的前半段大量介绍了获得广告创意奖的报纸广告作品,呈现出一种日本报业“欣欣向荣”的景象,就更令读者好奇,这会不会是可供我国报业借鉴的起死回生之路。

有问题,自然就得有回答。上个片段中,作者的观点主张就是日本的广告创意发展拯救不了岌岌可危的传统报业。她的段首句和段尾句都强调了这一观点。学术性写作,一定要区分观点和事实,事实是客观的、无需论证的,观点则是主观的、必须要论证。比如,今天天气很热,这就是一句观点、而不是事实,因为“热”是一种主观的判断;相反,今天气温是38 度,这就是一句事实,无须辩驳。这意味着学术写作,八成以上的内容应当主要由动词、名词、数据、实例等构成。

如果说研究问题是大树的根基,看法主张就是大树的枝干。一棵大树,树干是最容易辨识的,同理,论证中的看法主张也应当是最清晰可见的,论文写作不能搞《生活在树上》这样的“朦胧美”。初学者常常觉得自己的观点足够清晰,但当老师多追问几句,观点的模糊暧昧就显现无疑。比如,A 同学文章是有关未成年女性性侵的现象分析,她结尾的观点是“我们要加强中学生的性教育”。我就会追问:首先,主体是谁?谁来加强?其次,如何“加强”?将性教育纳入高考吗?还有,加强“怎样”的性教育?怎样的性教育就能够避免未成年女性被性侵呢?这些追问不是抬杠,相反回答这些问题,才是文章真正有价值之处。

两分论八分证,提出观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证明这些观点是有道理的。在上个片段中,作者论证的依据包括数据(广告收入占比)、权威资料(日本报业协会的报告)以及合理推断(创意广告没有带动报纸销量的提升,没有销量就难以得到广告商的青睐,再有创意也陷入恶性循环)等。获得证据是一篇学术性写作最花精力之处,各个学科所谓的研究方法,无外乎就是获取核心证据的过程。譬如社会科学类,比较倚重定量(问卷、大数据)研究或者定性研究(深度访谈、田野调查)的证据;自然科学类,则重视实验数据;人文类,尽管从认识论上否定研究的完全客观性,但依然需要通过引用文本素材、权威专家访谈或已有研究等来构建文章,否则就是夸夸其谈、甚至是胡搅蛮缠。

问题是根基,观点是树干,论据就是茂密的枝叶,最能够反映出大树的生长状态。如何衡量论据的好坏呢?Williams 和Colomb 认为有四个标准:准确性、精确性、代表性和可靠性

所谓准确性,是指证据无误。如在历史研究当中,孤证(即只能在一部历史典籍中查找到的素材)一般是不被认可的,这是因为孤证很有可能是杜撰,不准确。

所谓精确性,是指证据的颗粒度与研究问题契合。比如,作者的研究问题是中国的新冠疫苗接种有没有犹豫(Vaccine Hesitancy)的现象?那么,就不能找全球的统计数据,也不能找某个或者几个省份的统计数据。

代表性是指,当确实无法获得总体上的全部情况时,选择的样本必须具备代表性。承接上点,如果确实无法进行全国层面上的新冠疫苗接种犹豫调查,也必须说明所选择的若干省份、若干城市是如何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

可靠性则是,研究所拿出的证据是否值得信赖。比如,如果是实验数据的话,实验的过程是否可重复?如果是问卷的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是否达标?如果是文本的话,文本是否是一手资料或者是有质量的学术成果?如果是权威专家访谈的话,这位专家是否真的权威,以及作者访谈提问时有没有诱导等。

逻辑结构是组合问题、观点和论据的方式,它们不能堆砌在一起,而是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上个片段中,总体的逻辑是总-分-总。具体到分述部分的各句子之间,基本是一种因果的逻辑链条:报纸的经营维系主要靠广告收入——广告收入的前提是报纸的销售量——创意广告不能带动报纸销量的提高——所以创意广告的报纸不能拯救报纸的衰落。此处,认真思考的读者就一定会发现,咦?好像这个链条有bug:凭什么说创意广告不能带动报纸销量的提高呢?作者只是举了2013 年相较2012 年是下降的,那么新近的情况如何呢?会不会有一种情况,报纸的创意广告做的特别好,于是读者购买报纸的主要动力渐渐转向了看广告、甚至是收藏这些有创意的广告呢?这恰恰就是在面批时我对该名学生提出的质疑。

当论证看似正确,但进一步思考、检验却发现是错误的,这时的论证就包含了谬误(fallacy)。谬误的产生,可能是论据本身出现了问题,但也有可能是论据的推断过程出了问题。

三、避免谬误:贯彻论证过程的批判性思考













在学术性写作进行论证时,谬误是经常出现的现象。比如在文献研究时,很多人都会有外语排除谬误(foreign language exclusion bias),因为我们掌握的语言有限,一般就是两种,所以当我们在中文知网和外文数据库中都查不到相关文献时,就认为自己填补了所谓学术空白,但很有可能其他语言的学者已经进行了研究。再比如,我们常常会有证实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最典型的是自己提出的研究假设一般都是成立的,数据统计了一大圈,最后证明了一个常识性的命题,这是因为我们通常会对与自己认识一致的证据更有印象和偏好,选择性地忽视那些与我们认知相违背的材料和证据。

如果想要系统性地检视自己的偏见和谬误,不妨参考两个材料,Tevfik Dorak的偏见混淆和谬误清单,以及朱迪丝·博斯对形式谬误(也即推理谬误)和非形式谬误的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仅选取几个典型性的谬误以飨读者。

虚假两难(false dilemma)。虚假两难是指文章提出的选题或假设(hypothesis)本身存在问题,因此怎样论证都存在问题。比如,B同学的研究问题是司马迁写《史记》究竟是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还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这就属于虚假两难:司马迁可能既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或者他可能也受到了法家思想的影响,甚至还是可能他本身就自成一派,可以称之为是史家。这个研究问题本身限制了他思考的范畴,无论如何论证都存在偏差。

暗设圈套(loaded question)。暗设圈套与虚假两难类似,也是指文章的研究问题本身预设了有问题的前提。比如,C 同学关注到教育部拟将体育纳入高考,因此他的选题是怎样在高考中纳入体育考试是合理有效的。这个选题的问题在于,将体育纳入高考,是不是真的有助于同学们的体质发展和健康维系其实是有待探讨的,如果只是应试式的,很有可能进一步加重高考考生的负担,也许这个决策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这个前提没有讨论清楚,就直接论述怎么办,也是一种论证的偏差与谬误。类似的,诸如高校要如何隔离艾滋病的感染者、死刑是否仅应当适用于18 岁以上的人群等,都存在暗设圈套的谬误,前者将隔离艾滋病患者视为理所应当,后者则忽视了死刑本身在世界范围内就有争议,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死刑。

滑坡谬误(slippery slope)。滑坡谬误是指在论证的过程中,直接从A点跳到了B点,而忽视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因素影响。比如,D 同学的选题是关于基因编辑技术的伦理问题,受到贺建奎事件的影响,他认为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发展基因编辑技术,很有可能出现更多的贺建奎,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有钱人想要怎么编辑就怎么编辑,从出生就成为人生赢家。这个论证是典型的滑坡谬误,人类对于医疗领域的科技发展是非常审慎的,无论是克隆技术、基因编辑技术还是人兽混合技术(也称奇美拉),至今基本都是在实验室阶段,全世界的伦理委员会都允许在人类活体上应用,这也是贺建奎事件受到全球科学界联名反对的原因。类似的,诸如“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反过来就会统治人类”,“如果报纸继续这样得不到广告,纸媒就会彻底消亡”等,均属于过分悲观的滑坡谬误。

稻草人谬误(straw man)。稻草人谬误在辩论或者学术驳论中很常见,是指通过歪曲或错误传达对方的观点来驳倒对方。比如,E 同学反对法律对精神病人特殊对待,他给出的论证理由是支持法律对精神病人特殊对待的人,往往都想钻法律的空子,通过给人贴上精神病人的标签来躲避法律的制裁。事实上,即便法律对精神病人特殊对待,也并不是让他们躲避制裁,而是会采用强制治疗等方式对他们有所控制,而且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精神疾病都被会“特殊对待”,只有经过鉴定的极个别情况(即精神病患无法意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时)才可以。类似的,诸如“我反对同性婚姻合法化,同性婚姻的支持者都是反主流,想破坏传统婚姻”“我反对给性工作者和吸毒人员进行艾滋病的防治,他们都是社会渣滓,罪有应得”等,也均属于错误理解支持方的观点和理由的稻草人谬误。

诉诸众人(popular appeal)。诉诸众人也称之为花车策略(Bandwagonapproach),它是思维的懒惰,盲目从众,而缺乏批判性思考和论证精神。典型的如商业广告,所谓“年轻女孩的必备”“时尚潮流的代表”之类,都通过营造一种人人在花车上、你也应当跳上花车的错觉,来诱导消费。在学术性研究中,诉诸众人的谬误反映为很多初学者提出的研究问题或者研究假设,往往都是随大流的,论证来论证去也就是知乎网友回答问题的水平。甚至我写作课的一名同学,不知道如何找选题,干脆就跑到知乎上,去看热度最高的问题及其回答。如果不能跳脱出诉诸众人的思维陷阱,学术写作可能永远也达不到值得发表的水平。

如何避免谬误呢?朱迪丝·博斯给出了9 条策略,包括:了解论题、建立自信、采用怀疑的态度、重视倾听、将论点和表达论点的人区分开、避免使用含有歧义或者错误语法的表达等。

在笔者看来,可能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建立批判性思维。笔者在学术性写作与思维能力的一文中已经指出,学术性写作的要义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谬误说到底是一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我们或者未曾察觉,或者察觉到也觉得不需修改,是因为突破谬误实现更严谨、科学、理性、批判的论证其实是难度极高的。只有充分意识到学术性写作或者扩大一点讲叫做说理性写作,从本质上是对我们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建立独立自主的人格的必备,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脱离惰性,通过写作达成更好的自己。

本文来源:《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5期,原文题为《两分论八分证:学术性写作的论证艺术》。作者:苏婧.

  

编辑推荐:学科服务部